跳至内容
今天是我的生日,收到很多祝福,谢谢大家。我要祝自己生日快乐!
春节这几天经常跟亲友们讲一番道理。很意外,听众们不但不太反感,还收到不少表扬,恰逢自己过51岁生日,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。
生活变好了,过去的经验要审视
1980s年代以后,中国人也解决了温饱,平均预期寿命一路攀升,截止到2018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超过74岁。这是生活水平提升、医疗条件变好、社会安定基本消除了暴力和迫害之后的伟大成果。简单说,就是:生活变好了。
生活变好带来的不都是好处,有一样特别的坏处是:过去的经验要好好筛选,要审视,要扬弃。更直接的说法是,如果面对焦虑和不安,遇到苦恼和悲辛,那么不要着急自怨自艾或者愤世嫉俗,而是应该反思,这些负面的感受,有多少是来自生活本身,又有多少是来自过去的经验。
华夏民族一直生活在与天斗的历史轮回中,朝代更替、灾害频繁,历史周期律转了很多圈,总是将很多人置于生物贫困线之下,让基本生存成为最大的问题。这是历史原因,是生产力不发达导致的。新中国改革开放后,一切发生了变化。变化的原因是解决了温饱,步入了小康。但是人们的生活经验一直是“物质不足、生物贫困、向下竞争、主动内卷”的内核。现在,这些经验要好好审视,好好甄别,有哪些应该继承,那些应该改进。
贫穷是旧生活的底色
亲爱的朋友们,我们都生活在华夏历史发展的最大最高的顶峰。贫穷,尤其是物质贫穷和生物贫穷已经离我们远去。我们身体已经在物质足够、基本生活条件被满足的时代,但是意识还在贫穷和匮乏的经验里打转。换句话说,我们过着新生活,却带着旧经验。但是生活太新了,经验太强大了,生活在其中的人们,并没有发现一切已经发生了变化。
贫穷,对匮乏的恐惧,对未来不确定的不安全感,主宰了旧生活,塑造了传统文化,养成了人们的思考习惯和行为习性。旧生活的底层逻辑是匮乏和贫穷。
告别生物贫困线
尤瓦尔·赫拉利在《人类简史》里提出了“告别生物贫困线”的概念。就是说上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,全世界绝大多数人口免受饥饿、战争、暴力、瘟疫的困扰,获得足够的生活保障和生物安全,才有了近几十年人类文明的超级跨越。
我1971年出生,经历过吃不饱肚子的艰苦时期。记得上小学时候,突然有一阵子我母亲做饭开始有烧茄子、肉炒葱头、炝炒豆芽菜、肉炒胡萝卜、粉条炖肉、白米饭、大馒头这样的吃食上桌了,一边吃着香甜,一边问母亲:“怎么以前没有吃到过这些,您还会做这些好吃的菜呀,过年也没有这么好。”母亲答道:“我早就会做,以前是啥也没有,没有油、没有肉、也没有菜、自留地都舍不得种菜,只能种粮食”。
随后,生活一天一天变好。从1986年上高中,到2008年奥运会,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。这段日子的感受是:从来不担心明天会变得更差,因为明天总有充满惊喜的回报。那时候敢花光口袋里的钱,敢设想更大胆的生意和计划,却从来不用想失败会怎么样。那是一个信心流淌的美好时期,告别生物贫困线以后,生活水平直接起飞,以致于生活在那个时代却没有太真切地感受到流金岁月的辉煌。
信心比什么都重要
2022年冬奥会又召开了。对比2008年,十四年时光荏苒。华夏大地上的生活有了更多美好,虽然新冠疫情就像梦魇,但是希望却一天一天更加茁壮。
内卷、颜值焦虑、拼爹、不要输在起跑线、要有护城河、养老和保险,这些都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曲折产物,背后是信心在变化。
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。我五十一岁了,还是没有能够知天命,还是用充满希望和信心的视角看这个世界,期许着未来。如果生活现在就停止,那么才会停止希望。
与“年过七十古来稀”的时代相比,现在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活到八十岁。与父老相传的旧经验相比,与过了五十岁就自称“老夫”的古人相比,我们注定过多段式的生活。过去,人们60岁退休,没几年也就该离开这个世界了。现在,过了60岁,还能再活20年,30年,这是新的生活方式,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从成长、工作、修养三段式,变成了成长、工作、娱乐、工作、修养、学习、工作、修养这样很多段落组成的多段式生活。
这样的新生活,已经没有过去的好经验可以参考,贫穷也不是如影随形,生物贫困也不会再次降临,那么面对未来最重要的是什么?是信心!
生物科技发展、医学昌明,衰老和疾病的屋顶越撑越高,我们很大可能将迎来更长的寿命和更好的生活,如果不是运气不好,大家都将长命百岁。
This is a demo store for testing purposes — no orders shall be fulfilled. Dismi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