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女性轮廓美简史

中国古代女性轮廓美影像雕塑资料较少,大多见于美术作品和文学描写。

在中国古代的肖像画和雕塑中,面部轮廓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。相较于西方艺术中注重体积和透视的表现方式,中国古代肖像画和雕塑更加注重线条和轮廓的表现,以突出形体结构和动态感,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特点和独特性。

在中国古代肖像画中,面部轮廓的表现方式可以追溯到唐代。唐代以前的肖像画主要以线条勾勒为主,缺乏明确的轮廓和体积感。到了唐代,肖像画开始更加注重轮廓和体积感的表现,表现出了明确的面部特征和形态。唐代肖像画的轮廓线条明快、有力,同时也能够表现出面部肌肉的运动和表情的变化,展现了一种强烈的生动感和动态感。

在中国古代雕塑中,面部轮廓的表现方式也是一种常见的手法。在汉代的玉雕和石雕中,面部轮廓的表现注重线条的勾勒和刻画,以突出面部特征和形态,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国传统雕塑的简洁和精练的特点。在唐代的佛教雕像中,面部轮廓的表现也非常突出,用线条精准地勾勒出面部的特征和神态,展现了一种内敛而动感的审美风格。

面部一直是中国肖像画中描绘人体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,“头者神明所居,上圆象天”。古代肖像画理论中,画家对照真人肖写相貌的描述,强调客观取形对画家的重要性。东晋顾恺之的“实对”理论、南齐谢赫的“应物象形”概念、宋代苏轼的“灯下取影”之述、宋代陈郁的“当观其人”之说以及清代蒋骥的“以远取神”之法等等都是具体实践的体现。总的来说,中国画强调线条,以结构代光影,注重平面。通过人物面部轮廓线的交织和转折,展现自身的复杂秩序,包括长短、宽窄、轻重、缓急、浓淡等笔触元素的组合,唤起某种特定的表现力和审美美感。

在雕塑领域中,面部轮廓的勾勒与捕捉与边缘线的塑造密切相关。宗白华指出,“中国雕刻也像画,不重视立体性,而注重流动的线条。”中国古代雕塑通常表现为团块化造型,有意削弱局部细节,从而获得整体性。然而,在勾勒面部轮廓的关键部位,如额骨、眉弓、颧骨和下巴等,往往强调其体积。通过几笔简洁的线条,勾勒眉毛、描画双眸、突出双唇等,极其准确但也充满写意地展现了人物面部的情态。

中国美术史中的女性题材

中国美术史中的女性题材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。在中国古代的绘画、雕塑和书法作品中,女性形象是一种常见的表现主题,也是反映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的重要载体。

在古代绘画中,女性形象的表现多半是通过妇女图的方式来呈现,包括嫔妃、宫女、歌女、闺女等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。这些女性形象通常被描绘成优美、温柔、娇美、柔弱的形象,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男性审美观念和对女性的社会角色的认知。唐代的花鸟画和宋代的山水画中,女性也经常成为一种画面装饰和点缀,作为一种美的符号被描绘在画作之中。

在雕塑领域中,女性形象的表现主要是通过佛教雕像和玉雕来呈现。唐代的佛教雕像中,女性形象被塑造成优美、端庄的形象,反映了佛教文化中妇女的地位和角色。而在玉雕领域中,女性形象则多被塑造成柔美、细腻的形象,表现了一种纤巧和温柔的美感。

到了现代,女性题材的表现也逐渐多样化和个性化。在20世纪初的中国美术中,女性形象被描绘成新女性和时代精神的象征,展现了女性在社会变革中的新角色和新形象。而在当代艺术中,女性题材的表现更加注重女性主体性和性别议题的探讨,反映了现代女性对于自我身份和权利的思考和追求。

从东汉晚期的武梁祠画像石上的女性形象到《洛神赋图》,从《女史箴图》到《雍正十二美人图》,中国现存大量美术作品都包含女性角色,或者以女性为主要题材,如仕女图。后者作为某个专业性的画科被画论专门提出,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,详细描绘了女子在闺阁中的各种情态。总的来说,艺术家通过描绘女性形象,传达内心的情感、审美追求和社会认知。正如王鹏所说,“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是由中国画家和社会历史文化塑造的,是社会文化转型的图像反映。从更深层次来看,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也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认同。”

从女性轮廓审美的变迁这个视角出发,来考虑中国艺术史中描绘女性面部轮廓的几种模式:

①肖像画:古代女性的肖像画通常是皇后、后妃的画像。这些画像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理想女性的面容和轮廓形态,同时也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女性的面部之美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大多数皇后肖像的刻画比较程式化,人物的坐姿、服饰和椅子的绘制在同一时代中都基本保持一致,而人物的面部表情则比较平静凝重,显示出当时统治阶级的端庄雍容之态。

②仕女图:仕女图刻画了女性在闺阁中的各种活动,如游园、纳凉、赏月、观花等。这些画作展现了当时社会规范下普遍认可的审美标准和外貌理想。对镜梳妆图则尤其值得注意,因为这类画作经常细致描绘女性主人公面部的容貌和轮廓,是研究女性面部轮廓的重要视觉材料。

③女性雕塑:相对于绘画来说,雕塑艺术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。但在研究古代女性面部轮廓审美的视角下,雕塑的空间维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维度,轮廓自然成为了其刻画人物的关键视角。因此,研究历朝历代的女性雕塑作品变得尤为必要。

④其他题材和媒介材料中的女性形象:在考古中发现的壁画、帛画等图像材料中,还有其他绘画中的神话传说题材、佛教艺术中的女性供养人形象、世俗画中的女性形象等等。这些作品都描绘了不同的女性形象,对于研究女性轮廓审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
⑤其他视觉文化图像和文字材料:明清时期之后,新技术媒介的传入让女性面容轮廓的再现有了更多的方式,其中以摄影为主。由于女性图像原始材料的特殊性,我们也会参考每个时代提及女性轮廓的诗文等文字材料,来丰富我们对于女性轮廓历史演变的理解。

中国女性轮廓美的历史演变

中国女性轮廓美的历史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塑造了不同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,从而影响了女性轮廓美的表现形式。在中国的艺术史中,我们可以通过绘画、雕塑、文学等多种形式来了解中国女性轮廓美的历史演变。

古代的中国艺术作品中,女性轮廓的描绘以皇后、后妃肖像为主。这些画像一般都刻画得非常程式化,人物坐姿、服饰和椅子的绘制在同一时代中基本保持一致,而人物面部表情则比较平静凝重,体现出当时统治阶级的端庄雍容之态。

随着历史的发展,仕女图成为中国艺术中另一种典型的女性形象。仕女图的特点是展现女性在闺阁中的生活状态,通常刻画得细致而柔美,其中对镜梳妆图更是细致地描绘了女性主人公的面部容貌和轮廓。

在雕塑领域,女性雕塑作品通常刻画得团块化造型,强调勾勒面部轮廓的关键部位,如额骨、眉弓、颧骨、下巴等。往往通过寥寥几笔线条的塑造,来勾勒眉毛、描画双眸、突出双唇等,从而极其准确但也写意地展现了人物面部的情态。

除此之外,文学作品中也反映了中国女性轮廓美的历史演变。例如《红楼梦》中的女性形象,从贾母的女儿林黛玉、贾宝玉的表妹薛宝钗、王熙凤等人物形象中,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面部轮廓和美学标准,这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审美变化和价值观的转变。

从具体的审美标准来看,中国女性轮廓美的审美偏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历史背景性。例如唐代的女性轮廓美偏向于柔美和饱满,宋代则注重女性轮廓的准确和精细,明代则更加注重女性轮廓的细致和精致。同时,不同地域的审美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,例如南方地区注重女性的柔美和温婉,而北方地区更注重女性的坚毅和刚毅。

此外,女性轮廓美的审美标准也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。例如在早期的中国历史中,女性的外貌不太受到重视,而在宋元明清时期,女性的面部轮廓成为了中国艺术中重要的审美元素。这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,反映了社会对女性角色和地位的不同认知。

在古代的绘画中,女性形象经常出现,如伏羲女娲、羽人神等。但是在汉朝时期,这些画中的女性大多只是简单勾勒轮廓,面部的细节也不是很精细,画面更多的是装饰性的。直到魏晋时期,绘画开始更加精密,对女性面部轮廓的要求也更高了。因此,本部分将从汉朝开始,对不同时期女性形象的审美特点进行分类和总结。需要说明的是,仅仅通过朝代来区分女性面部审美的特点并不完全准确,因为在同一个朝代中,女性的面部审美也会有很大的变化。

秀骨清像,仙姿飘逸:汉至魏晋南北朝

在这个时期的绘画中,女性形象开始更加精细,对面部轮廓的要求更高,追求秀美和清晰。画家注重细节和构图,对眼睛、鼻子、嘴巴等面部特征的描绘更加准确。而整个画面则更注重表现女性的仙姿飘逸,展现出一种高雅、优美的气质。女性形象更多的是侧面或半侧面,显得更加柔美动人,而背景则注重描绘细节和氛围,刻画出一种唯美的画面效果。在这个时期,女性形象也开始呈现出一定的个性特点,展现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。

从汉朝到魏晋南北朝时期,人物画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儒家教化和劝诫道德。女性形象出现在画面中时,主要是为了展示她们温婉贤良或者神秘仙姿。在汉代时期,妇女的道德规范逐渐成熟,而到了魏晋时期,整个社会都追求风流俊逸和浪漫洒脱的美。这种审美标准也会影响人们对女性轮廓的刻画和欣赏,而妇女的束缚也相对较轻。此外,佛教开始在东方传播,塑佛身、开石窟成为风潮,佛像安详端庄,给人一种起伏有致的面容。这些都为女性轮廓的审美观带来新的启示。

在这个时期,女性面部轮廓的审美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:脸型比较长,呈卵形,颧骨部分比较圆润,面型上宽下窄,下巴圆润。在头身比例约为1:7的情况下,整个人物显得修长高挑,常常以四分之三侧面示人。女性的面部轮廓比较清瘦,瘦以骨显,五官比较突出,眉呈柳叶状,眼睛扁长,嘴角微陷。此时,面妆也开始多样化,梅妆、额黄妆等都在民间盛行。

这一时期,人们对女性形象的审美偏向于清瘦秀骨、仙姿飘逸的特点。在这一时期的人物画中,女性形象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表达她们的道德、美德和神秘感。画家在刻画女性轮廓时,通常采用长卵形的脸型,颧骨部分比较圆润,下巴圆。整个面部显得较为瘦削,五官部位较为突出,如柳叶状眉、扁长凤眼、嘴角微陷突出、扁而细的嘴唇等。面部的起伏较小,显现出女性端庄清雅的姿态。此外,这一时期女性的面妆也开始多样化,如梅妆、额黄妆等开始在民间盛行。

在这一时期的社会和艺术语境下,对女性轮廓的审美观也受到了宗教图像和上层女性容貌的影响。例如,顾恺之的《洛神赋图》中的洛神宓妃展现了最为理想化的女性形象,其面部轮廓符合当时审美标准,展现了女性高贵端庄的形象。汉代女性的广眉方额和南朝宋武帝时期的“梅花妆”也曾经在一段时间内盛行。

在中国古代艺术史早期,人物画通常是用来教导人们道德和宣传儒家思想的。画家们认为绘画最重要的作用是“明劝诫、著升沉”。如果画面中出现女性人物,一般是为了表现她们的美德和高贵的品德,例如《列女图》和《女史箴图》等作品,或者是为了展示那些气质高雅、神秘莫测的女性神祇,例如《洛神赋图》等作品。

在汉至魏晋时期,有三个重要的社会和艺术语境与女性审美相关。第一,自从儒家思想被用于上层阶级统治以及《女诫》等著作问世,妇德在这一时期逐渐成熟。第二,社会整体上尚美,名士们以风流俊逸、浪漫洒脱为美。这种审美标准也会影响人们对于女性形象的描绘和欣赏。第三,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,佛像的面容端庄、起伏有致,给汉至魏晋时期的女性形象审美观带来了新的启示。

著名的东晋画家顾恺之将《洛神赋》改编成卷轴形式的绘画作品《洛神赋图》展现了许多女性角色。其中的洛神宓妃可以说是这一时期最理想化的女性形象,她穿着宽大的衣裳,身姿飘逸。她的脸型比较圆润,下巴稍微有些突出,丹唇小嘴,细目长眉,眼神流转,鼻子较小,呈优美的弧线微微转折而下。洛神的头身比例约为1∶6或1:7左右,看起来高挑、清远、高古,很好地体现了文本中所描述的“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”的形象。在《女史箴图》中,冯婕妤以身挡熊的画面旁立着两个男性卫士。他们的额骨、眉骨、鼻骨、地阁都很突出,颧骨也比较高耸。

 

 

概括而言,从汉至魏晋时期,社会所推崇的是或德行高尚,或仙姿飘逸的女性形象,在面部轮廓面有以下审美特点:

脸型:较长的卵型,颧骨部分比较圆润、面型呈现出上宽下窄的特点,下巴圆。

角度:在1/7左右的头身比下,整体显得修长,脸部常以四分之三侧面示人。

局部轮廓:脸型清瘦,瘦以骨显,故五官部位较为突出。柳叶状眉,扁长凤眼,嘴角微陷突出,扁而细。

其他特点:面妆开始走向多元,如梅妆、额黄妆等已经开始在民间盛行。

 

下期预告:

本文是轮廓美学第三篇,下篇计划写唐宋时期的轮廓美学流变。主要资料来源还是美术作品和文学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