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感经验与心理学美学 (上)

心理学美学可能是在医美领域能找到进阶应用的美学流派。

心理学美学更具有实用性,也更有趣。

 

先看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

伊利诺伊大学实验心理学家、认知科学家丹尼尔·西蒙斯教授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。

请注意视频中穿白色衣服的人,并数出来他们传了几次球?

正确答案是传了15次,但是视频里的那个大猩猩你注意到了没有?

这个实验非常有名,叫做选择性注意实验。因为实验开始时要求计数穿白色衣服的人传球次数,人们就会选择性忽视视频中黑色的东西,于是那么显眼的大猩猩很多人根本没有注意到。

这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,对医美咨询和服务意义重大:心理暗示对于人的判断和注意力有很大的影响。

 

美学观念充满冲突

美学理论间充满冲突。某种美学往往只是针对一个特定的方面进行研究,而不是像数学一样有普遍的公式,学习美学不以追求一个关于美学的普遍性原理为目标,而是为了拓宽认知边界,在面对不同的现象时可以拿出不同的理论解释、预测。

心理学美学强调研究美感与美感经验,美感是审美时心理活动的基本状态。心理学美学流派众多,主要有:

  • 费希纳为代表的实验美学

  • 立普斯为代表的移情说

  • 谷鲁斯的内模仿说

  • 克罗齐的直觉说

  • 布洛的心理距离说

  •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。

这些美学理论、观点、方法都可以用于医美业务,用于思考和解释,甚至可以用来预测消费者行为,但是这些美学观念之间充满冲突和不一致。学习和了解的目的不是为了构建大一统的美学理论,因为我们已经讨论过美没有本质,所以对这些理论都可以了解,都有用处。

 

实验美学

19世纪德国哲学家、物理学家、心理物理学家费希纳在《美学入门》著作中建立了实验美学,他质疑传统美学的研究方法,并且提出研究美学的两个路径:

  • 自上而下法,也是传统方法,从一般到个别,所有的审美经验只能服务形而上的理念,而忽略了可感知的具体的美的经验。在医美圈子里,医生们往往是这样的美学探究路径,希望能找到普遍的规律,比如鼻子的某些比例关系、眼睛的形态与“魅惑”的关系等等。虽然有些医生讲究要千人千面,一人一方,但是按奈不住想要找到普遍规律的内在冲动。

  • 自下而上法,这是费希纳主张的方法,从个别到一般,根据审美“事实”构建审美系统,强调可感知的个体美的经验。同样在医美圈子里,非医生的咨询人员,比如咨询师往往是这样的美学探究路径,针对具体的个人找到适用的方法,比如因为这个顾客性格内向,所以可以考虑放大眼睛的术式和治疗获得萌妹子的效果等。但是这样的建议有时候会违背一些一般的审美原则,比如这样就破坏了“三庭五眼”的比例。但实际上,这样的个体化咨询更受欢迎,能解决问题,却往往不被医生们认可。

实验美学主要有三种实验方法:

  • 选择法,通过实验、观察、猜想、比对、控制变量、反复试验等方式找出美的规律。实际上这个方法的类似版本在目前互联网行业广泛采用,如AB测试法、黑白测试法等等。医美机构的客服和营销却罕见采用,如果一家机构的客户数量过万,完全应该用选择法获得客户更多的趣向和喜好。

  • 制作法,通过研究试验者所制作的物品来研究美的规律。这个方法可以扩展为行为分析法,医美消费者做了什么样的系列行为,那么可以获得重要的审美倾向与偏好。

  • 测量法,通过对各种日常物品大小的测量,来找到美的规律。

一直以来,科学家试图通过实验的方式去研究美学问题,但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,对于美学的研究变成了一系列比例和数据,这又回到了毕达哥拉斯的黄金分割理论中。并且在实验过程中,对于如何处理结论之外的例外情况,科学家也没能给出更多的解释。因此,美感研究在生物学和心理学上没有特别突出的进展,仅仅在进化论心理学有一些值得重视的进展。

 

移情说

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、美学家,慕尼黑大学教授立普斯开创了“移情派”美学,著有《空间美学和几何学·视觉的错误》、《美学》、《论移情作用,内摹仿和器官感觉》、《再论移情作用》等美学相关著作。立普斯美学与中国传统的“移情”、“开扉”、“共情”等审美体验非常接近,甚至与道家和佛家的修炼典籍里的很多法门暗合。可惜,医美圈子几乎没人提这位心理美学大师。立普斯的移情说,可能是医美咨询师、喜欢与顾客沟通的美容医生们最值得系统学习的美学理论。

立普斯认为美感等同于快感,但是快感不等同于美感。快感依赖于外物,外物刺激和映射到精神产生快感,而美感要通过疫情从外物感受到。

立普斯认为审美的本质就是移情。立普斯的移情指的是:主体情感移入客体之上,达到主客统一的审美境界

立普斯认为,审美的对象是自我。大家熟悉的粉丝嗑明星,就是粉丝将自我的镜像投射到明星身上的过程;前段时间热议的PUA,就是亲密关系中的价值陷阱,被PUA者与PUA者的关系古怪,是因为产生了自我投射。

立普斯对于悲剧的分析,对理解现代社会“卖惨”风行还屡屡得逞很有意义。立普斯认为北京的审美价值,在于悲剧的灾难性能激发人的怜悯之情,构建了一种先阻塞后释放而获得快感的心理阻塞原则。

《庄子》中中庄子和惠施的濠梁之辩堪称经典:

惠施: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

庄子: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鱼之乐?

在“理性”的人看来,这场辩论庄子有点儿强词夺理,但是为什么庄子的回答能成为佳话呢?是因为庄子这里用到了移情,而惠施停留在基础认识论的层面。

审美移情需要具备两个前提,一是主体态度,二是移情能力。

对医美业务来说,主体态度往往已经具备,欠缺的是移情能力。有机会观察对比医生和咨询师怎么与顾客打交道全过程的同行们,可以从移情、共情、开扉三个层面上自己总结。

 
下期预告
  • 谷鲁斯的内模仿说

  • 克罗齐的直觉说

这两个更加实用,更加有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