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者:所有人
胡适在《四十自述》里讲过一个故事:又一次他父亲等人在一片广阔的森林里迷了路,三天都找不着出路,在粮食告罄,找不到出路的时候,他父亲想了个办法,寻找溪流,顺着溪流走。
为什么要找到溪流,然后顺着溪流走呢?因为溪流多半是流向森林外面去的,顺着溪流就有可能走出去。
最终他们顺着溪流走,到达了安全的地方。
朴素的道理解决大问题
跟着溪流,能持续得到新鲜的水源,不愁渴死;
跟着溪流,有机会遇到同样的聪明人,结成伙伴一同找路。
做医美这行,开机构,当医生,搞营销,看上去光鲜,其实如鱼饮水,冷暖自知。当经济高速增长,全行业坐上火箭的时候,似乎都是英雄,做什么都对。当面临大周期波动,再加上新冠疫情防控这样罕见的大事件的时候,全行业一起刹车减速,所有人都开始惊慌,这时候做什么似乎都不对,但必须做点什么才可以,否则就方寸尽失。这时候有两件事,非常重要,而且极其朴素:
-
榜样:人的认知模型希望找到榜样,大家走在一起,构成合力,社会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,因此,我们时刻都在寻找榜样,也会成为其他人的榜样;
-
陪伴:大家互为榜样,结成伙伴,然后互相陪伴。这样可以走得更远、更长,理想薪火相传,目标终将实现。
在篇首的小故事里,溪流就是医美人要找的榜样。我们在前进途中,会不断寻找先行者和探路者,并以之为师。这些老师有时候在书本里,也可能在互联网上,也有可能就在身边。我要做的就是结识他们,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验,给自己力量,更给同行的人力量和希望。
那些也在寻找溪流的人,都是我们的同路人,既包括创业者,也包括投资者,包括医疗专业人员,也包括营销传播人员。当我们在困境中依旧努力寻找出路的时候,就是在宣示我们的价值观,表明自己的身份,发送自己频率的信号,如果同频的人能接受到这个信号,他们就能迅速找到我。
榜样可以启发动力;陪伴可以持续行进。
那么对医美业目前形势而言,溪流在哪里?
很明确:合规、合作、合势。
合规:2017年到2021年五年间,医美行业发生了什么?最重要的的影响力来自何方?即便是2017年-2019年没有新冠疫情的影响,我们回过头去看,医美行业的合规进程也在起跑和加速,向着国际化标准行进,因此,主动合规,放弃投机和混日子幻想,才是根本之道。
合作:医美全行业合作已经开始,最初的起点应该比2017年更早,高成本和不恰当的行业分利格局,必然促进全行业分工合作。行业上游已经完成分工合作布局,他们有工业化的传统力量,行业下游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,早就完成了分工,现在只剩下医美机构这个直接与医美行业最终付费者–消费者–打交道的环节,还没有出现大规模合作,还没有出现头部品牌,还没有出现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–医生–的良好合作体。这是问题,更是机会。
合势:天下大势,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。医美行业自从2002年卫生部十九号令颁布至今二十年快速发展,将遇到的行业大势是什么?是服务于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,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医疗发展模式。因此,回归医疗是目前的大势,别无其他。
追求更好
现代医疗发展的历史探索性很强。据称180年前,在柳叶刀杂志所在地伦敦,石油可以治疗21种疾病,西红柿酱可以治疗17中疾病,嗨落因名为Heroin,也叫英雄药,据说可以治疗140多种疾病。面对这些黑历史,我们更应当对医疗发展保持信心。也许未来会证明很多医疗方法是错的,甚至是荒谬的,但是医疗一直在追求更好的路上。
对于我们医美从业者也是如此,我们应当少问如何做到最好,而是换一个问题,我们如何能做得更好。
顺着溪流走就是这个探索性问题的答案,当前路未明的时候,正确的问题应该是什么?不是问如何能快速到达终点,而是问:如何在正确的道路上,往前走下一步。
在做任何事时,我们要追求的不是一次达到最好,而应该是比上次更好一点。
胡适还说过一句话:怕什么真理无穷,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。
在走好医美自我发展之路这件事上,我们急不得,也同样没有捷径可走,唯有追求更好,才是正路。
建设大教堂
有一次在访谈节目现场,听嘉宾讲了一个故事,来自书籍《王国与权力》:
有三个石匠在敲石头,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?
第一个石匠说,我在敲石头。
第二个石匠说,我在垒一堵墙。
第三个石匠说,我在建一座大教堂。
一样的敲石头,却是三种不同的工作,那个嘉宾说,我们要做最后一个石匠,我们是建大教堂的。
The first stonecutter says, “I am cutting stone.”The second stonecutter, when the question is repeated, replies, “I am making a corner stone.” But when the question is asked of the third stonecutter, he answers, “I am building a cathedral.” The strength of The New York Times, Iphigene Sulzberger always said, lies in the fact that most of its staff are cathedral-builders, not stonecutters.
但如石匠的故事所言,可能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神圣的地方,里面供奉着我们所仰望和信仰的神灵。祝福医美行业同仁,作出的每一份努力,都释放一份光芒,都能成为建造大教堂和学院的砖石。
顺着溪流走吧,我们互为榜样;顺着溪流走吧,我们互相陪伴。